投資型壽險甲型 - 蒙地卡羅模擬












前五年保險費用

備註

目的
保險業務在推銷投資型保單時,常常會使用固定的年化報酬(比如 6% )來模擬保險帳戶價值的變化。 這種模擬結果會讓人以為只要繳交二十年左右的保費,帳戶價值就可以穩定上升,沒有歸零的風險。 但這樣的模擬沒有考慮到股票市場的波動。這個模擬器的目的就是要展現在股票市場隨機波動的情況下, 帳戶價值可能會落在那些區間。
模擬器會根據你的參數,模擬 1000 次,畫出每年不同百分位的保單帳戶價值。
注意事項
  • 本網頁內容並非投資意見,請根據你個人的需求、投資目標、財務狀況決定你的資產配置和保險規劃。
  • 費用的細節需閱讀保單條款,每個保險商品都略有不同。我們盡量將各種費用列為可調整的參數。
  • 不同的 ETF 、基金有不一樣的年化報酬和年化標準差。請根據投資標的的特性調整數值。
投資型壽險甲型
在 Google 搜尋「甲型 乙型 投資型」就會出現許多的解說和比較。 保單名稱中出現「變額」「變額萬能」這樣的字眼基本上就是投資型保單。
初始投資額度
如果在第一期有繳交額外的保費,要注意是否會被收取超額保費費用。 請在模擬器中輸入實際入帳的金額
如果想要模擬已經扣款幾年的保單,可以在這邊輸入目前的保單帳戶價值,並調整下面的前五年保險費用。
每年保費
每年繳多少保費給保險公司。如果你投資標的會收取申購手續費,可以在這邊填入扣除後的保費。
保單管理費
保險公司定期收取的固定費用,和保單帳戶價值無關。
費用率
保險公司會定期根據保單帳戶價值的多寡收取費用。 有的保單對不同的投資標的會設定不同的費率。 這裡簡化為單一費率。
淨危險保額
\begin{equation} \max(0, 投保額度 - 保單帳戶價值) \end{equation}
自然費率
簡單來說,隨著年紀變大,死亡機率上升,保險費率就會跟著上升。 比較新的保單的自然費率應該都是由行政院公布的 臺灣壽險業第六回經驗生命表 計算而來。(2021-03-25 的新聞稿
例如,經驗生命表中, 30 歲男性對應的數值為 0.000657 。如果保單以「元 / 每萬淨危險保額 每月」為單位,則 \begin{equation} \frac{0.000657}{12} * 10000 = 0.5475 \end{equation} 該保單條款中 30 歲男性的數字應該要是 0.5475 左右。
保險成本
\begin{equation} 淨危險保額 * 自然費率 \end{equation}
費用率和保險成本
注意到費用率和保險成本都和保單帳戶價值有關,但一個隨帳戶價值增加而增加,一個隨帳戶價值增加而減少。
\begin{equation} 帳戶價值 * 費用率 + \max(投保額度 - 帳戶價值, 0) * 自然費率 \end{equation} 或是 \begin{cases} 帳戶價值 * 費用率, & \text{if } 帳戶價值 \geq 投保額度 \\ 帳戶價值 * (費用率 - 自然費率) + 投保額度 * 自然費率, & \text{if } 帳戶價值 \lt 投保額度 \end{cases} 一個有趣的觀察是,當年輕時,自然費率往往小於費用率,這時帳戶價值越低,被保險公司扣的錢就越少。
當年紀大時,自然費率大於費用率,反而會希望帳戶價值越高越好,這樣要交給保險公司的錢比較少。 但這樣保險公司沒有承擔風險,相當於沒有保險。
期間壽險也有「年輕時用自然費率繳保費,年紀大時沒有保險」的特性,可以列為比較的對象。
投資年化報酬率
請確認年化報酬中有多少比例來自配息, 以及保單條款中對股息再投入的相關規定。 有些保單將再投入的股息視為超額保費,會收取額外的手續費。 另外,配息需要繳綜合所得稅二代健保補充保費
GitHub